泉州师范学院

标题文字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校史编纂  历史沿革

泉州师范学院历史沿革

作者:发布时间:2019-05-06点击数:2198


                        

泉州师范学院坐落在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著名侨乡、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东亚文化之都——福建省泉州市,属于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组建的省属本科普通高等学校。其前身为成立于1958年的泉州大学师范学院,是年10月易名为泉州师专。1960年,福建省委、晋江地委决定学校升格为泉州师范学院,开始培养本科生。1963年秋并入福建第二师范学院。1978年4月,晋江地委行署决定申报复办泉州师专,1981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泉州师范专科学校正式复办,1994年更名为泉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1998年8月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泉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泉州教育学院、泉州师范学校三校合并,组建新的泉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0年3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在泉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基础上建立泉州师范学院。2001年9月,南安师范学校并入,组建泉州师范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一)泉州大学师范学院(创办阶段)

1958年秋,在“大跃进”形势下,晋江地委决定创办泉州大学,下设工、农、医、师范四个学院,师院校舍暂寄于泉州师范学校,生源从泉州师范二年级中选拔6个班及从高考统招中录取2个班,共8个班419人,设有中文、数学、物理、化学4个专业,学制一年。校长:张桂如(地委书记),副校长:陈金源。

1958年10月,经省教育厅批准,将泉州大学所属师范学院改名为泉州师专,经费由省厅核拔,增设政教、生物两个专业,学制为二年,校址选在风景秀丽的清源山南麓,征地100亩。1959年9月1日成立中共泉州师范专科学校委员会,党委书记崔梦周,校长:陈金源,副校长:郑景渠、杨树稼。

1960年,根据全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大好形势,工农业发展突飞猛进,急需教育事业相适应的发展,供给各种事业所需人才,省委、地委决定原泉州师专升格为泉州师范学院。1960年7月24日,“中国共产党泉州师范专科学校委员会”改为“中国共产党泉州师范学院委员会”。泉州师范学院设有8个专业,其中中文、数学、物理、外语四个专业既有本科四年制,也有专科二年制的。政教、化学、生物、体育,学制二年,在校生1151人,教职工252人,其中教师145人,基建投资将近100万,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校领导是:副院长兼党委副书记陈金源、欧阳。

1963年秋,根据党的调整方针和《高教六十条》的精神,泉州师院合并到定址于漳州的福建第二师范学院,泉州师范学院并入二师院后,一部分教师、干部调往二师院,一部分则由本地区安排或回中学任教。专科毕业生按往常分配,本科二、三年的学生部分提前分配,部分进入其他高师,或回原籍自谋职业。清源山校舍停建,已建成的校舍、教学、生活设备由省教育厅接管,后改办为晋江专区华侨子弟补习学校。

在创办阶段的六年中,招生5次,共计2455人,其中本科生323人,侨生137人,前后毕业了5届学生,共计2105人。

(二)晋江地区师范大专班(复办阶段)

1978年4月,晋江地委决定复办泉州师专,成立地委宣传部长杨启章为组长,教育局长施宣铁为副组长,有大专班领导参加的筹备领导组,并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先办晋江地区师范大专班,以大专班为过渡实体,筹备复办泉州师专。

晋江地区师范学校大专班开设政教、中文、英语、数学、物理、化学6专业,学制二年,首批入学500名学生,师范大专班与泉州师范是两个牌子一套人马。(与师范合署办公,并成立党总支,下设教工、大专文科、大专理科三个支部)。

(三)泉州师专(1981年─1998年9月)

1981年7月21日,经国务院批准,泉州师专在晋江地区师范大专班的基础上正式复办了,校名全称:泉州师范专科学校。

1982年5月17日,晋江地委决定撤销原泉州师范、泉州师专两校合一的中共泉州师范学校总支委员会,成立中共泉州师范专科学校委员会,地委宣布了泉州师专领导班子名单,接着在教育局的主持下,于7月12日两校正式脱钩,分署办公。新领导班子成员是:党委书记施宣铁,校长兼党委副书记黄东德,党委副书记陈励金、倪永图,副校长崔少东、傅维葵、吴端阳。

1984年秋至1985年夏,倪永图、崔少东、施宣铁先后离休。1985年12月15日,晋江地委书记张明俊宣布了学校新领导班子组成名单:校长兼党委副书记陈世兴,副校长倪木兴、黄其民、吴端阳,党委副书记黄种禄、陈励金。1986年夏季,调整办事机构和中层干部,建立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把政治处改为人事处,增设生物科、地理科、体育科、德育教研室、电化微机教研室,并调整充实了中层干部。

1994年3月24日,经福建省教育厅批准,泉州师范专科学校更名为:泉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校党组织更名为:中共泉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委员会。

1997年5月14日,经福建省委研究决定,陈笃彬同志任中共泉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委员会委员、书记。为了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校党委对原行政一支部,行政二支部,行政三支部进行调整,增设行政五支部,教心技能总支部,使全校的党支部增加到19个。

1997年9月27日,中国共产党泉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第一次党员大会隆重举行,大会审议通过了陈笃彬同志代表中共泉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委员会所作的《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建设一流师专,实现新的跨越》的报告,中共泉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了中国共产党泉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第一届委员会,委员陈笃彬、陈世兴、赖新民、王炳庆、林华东、耿永泉、王亚书,书记:陈笃彬,副书记:陈世兴、赖新民。

(四)新泉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三校合并)

1997年底,泉州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从1998年春季开始,逐步将泉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泉州教育学院、泉州师范学校合并成一所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并在此基础上扩大征地,增加投入,筹建泉州师范学院,以进一步调整泉州市师范类学校布局和结构,提高师资学历水平,更好地为泉州乃至周边地区培养出教育事业及社会发展需求人才。

1998年八月二十日,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泉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泉州教育学院、泉州师范学校三所校合并,组建新的泉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原来由泉州师范学校招收初中毕业生、四年制的音乐、美术、特师、普师专业的计划转为大专招生计划,由合并中的泉州师专统一招生。新增泉州师专艺术系(含音乐、美术专业)和初教系(特教专业和小教专业)。泉州教育学院合并后改为泉州师专继续教育部。

1998年12月15日,泉州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莅校召开原三校副科以上干部和副高职称以上的教师,宣布新泉州师专领导班子组成:党委书记陈笃彬,校长兼党委副书记陈世兴,党委副书记赖新民、耿永泉,纪委书记黄种禄、副校长王炳庆、林华东、丘熙洽、庄碧川,纪委副书记王亚书。新班子组成后,根据各成员的实际情况作了明确分工,对全校副科以上干部进行了合理的调整,对全校教职工进行了妥善安排,1998年12月29日校党委召开全校教职工大会,进行实质性合并的总动员;并宣布副科以上干部的调整方案和人事安排方案。

(五)泉州师范学院(2000年3月21日至今)

泉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泉州教育学院、泉州师范学校三校合并组成新的泉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后,经过教育资源的合理重组,进一步加大内涵建设,具备了建立本科师院的条件,1999年11月20日至23日,全国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派出专家组,就泉州师专申报本科师院进行考察评估,一致同意向全国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推荐评议。2000年3月21日,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在泉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基础上建立泉州师范学院。

2001年11月,南安师范学校并入泉州师范学院,并在此基础上组建泉州师院高职学院。南安师范学校的人事、资产、业务权限和党团、工会组织关系移交泉州师范学院,南安师范学校原有98级、99级师范生继续留校学习,按原学制读至毕业,由新组建泉州师范学院高职学院管理。

2004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1年,获批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工作单位。2013年,获批福建省首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福建省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2016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泉州市人民政府与省教育厅、发改委、财政厅共建泉州师范学院。2017年以来,获批福建省“双一流”建设高校、福建省示范性应用型本科高校、福建省硕士学位授予培育单位。综合办学实力进入全省本科高校第一方阵。经教育部批准,获得面向港澳台地区招收硕士研究生资格。

学校现有东海、诗山和江南三个校区,占地1815亩。下设二级学院17个,拥有省级学科14个,其中音乐与舞蹈学入选福建省一流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纺织科学与工程、教育学、光学工程、工商管理等6个学科获批福建省高等学校应用型学科;中国语言文学、生物学等7个学科获批福建省重点学科。

 

 

                                        20190506档案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