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功能材料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当前位置:首页  信息功能材料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的条件与保障

时间:2019-05-16 作者:点击:2894


1、仪器设备

实验室现有面积约3000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近6000万元,其中单价30万元以上的设备约26台套,主要分布在苏千墅教学楼、文科A等。学校每年提供不低于50万元的实验室运行经费,完善后勤保障条件,提供足够数量的客座用房以保障客座研究人员的生活条件。

近三年,学校加强应用型学科建设,尤其是光学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等学科,聚焦泉州支柱产业需求,构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学科体系。新增投入约2600万元用于实验室建设,经过评估期内的建设,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入选省一流本科专业。

注重资产购置,加快科研平台建设。实验室已入库固定资产超过6000万元,10万元以上设备117台/件其中,其中(1)新型光电子器件与技术的设备主要有:高真空磁控与蒸发镀膜装置、太阳能电池IV测试系统、SPD喷雾热解法成膜系统等;(2)微波通信与光纤传感技术设备主要有:多星座卫星导航信号模拟器、矢量网络分析仪、2微米光谱分析仪等。(3)光电功能薄膜与元器件的智能制造技术设备主要有:精密五轴加工机床、超精密光学轮廓仪、三维光学显微镜、超景深显微镜等。

加强开放共享力度,有效促进国有资源高度共享。本着“校内优先,服务第一”的原则,实验室一方面将30万以上大型仪器设备纳入福建省大型科研设施仪器管理服务平台,由于在设备共享方面成绩突出,福建省科技厅在闽科基[2020]4号、10号文中,实验室的“金属纳米胶体制备仪”奖励2万元;“高真空磁控与蒸发镀膜装置”、“矢量网络分析仪”、“电子束蒸发与电阻蒸发复合镀膜系统”各奖励1万元;另一方面,根据学校大型贵重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服务收费及使用管理办法(试行),单价超10万以上的大型仪器设备面向院内外开放共享,并制定相应的共享收费管理办法。截止目前,平均每年有效服务机时16000小时,完成本实验室师生培训600余人次/年,近三年校内开放共享机时数达到18000小时,校外开放共享机时数达到3500小时。实验室在过去三年里持续加大对实验室建设。

适应科研的特殊化需求,鼓励自行开发科研设备。开发的智能化数控矿山金刚石绳锯实现绳锯机取代国外产品并畅销海内外,自行编程北斗导航自动测试软件,极大提高了测试的简便性。

注重设备升级及集约化管理,实现1+1>2的成效。实验室完成了高真空磁控与蒸发镀膜装置、SPD喷雾热解法成膜系统、电子束蒸发镀膜系统、金属纳米胶体制备仪等20余台/件仪器的集约化管理与使用。

2、运行管理

学校充分利用省市各项人才引进政策,先后出台了泉州师范学院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选拔培养办法《泉州师范学院人才队伍建设专项经费管理办法(试行)》、《泉州师范学院外聘兼职教师管理办法(试行)》、泉州师范学院博士研究生引聘规定(修订)等人事政策,鼓励实验室进行人才引进与团队建设,评估期内引进博士9人,给予博士科研启动费累计超250万元。

学校支持并鼓励实验室老师与福建师范大学、福州大学等学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并给予研究生培养经费支持,近三年共联合培养研究生19人,博士毕业生2人。

为充分调动实验室团队人员科研工作的积极性,提高实验室整体科研质量和水平,学校制定年度科研工作奖、科研绩效奖和科研贡献奖发放的考核管理办法。设置了科研项目奖、论文奖、研究咨询报告奖、获奖科研成果奖、专利奖、科研平台奖、科研进步奖、优秀科研奖等,极大的调动了实验室科研工作者的积极性。

实验室实行学术委员会指导下的实验室主任负责制,具体负责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工作。实验室将实行如下开放合作与运行管理制度:

面向校内外实行开放合作制度。凡经过本实验室与实管中心批准同意人员可进入本室从事有关科研工作,进室实验人员需遵守本实验室与学校有关规定。本实验室实行实验室主任负责制和学术委员会评审制,遵循“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

实行实验室学术委员会的咨询领导。学术委员会由省内知名各学科带头人组成,负责指导和把握本实验室的研究开发方向及有关重大问题的决策咨询论证,审订对外开放合作项目。学术委员会每年举行一次学术委员会议,评估实验室工作、实验室相关学科的发展动态、实验室发展研究方向、发展规划等,讨论决定实验室研究开发课题和其他重要事宜。

建立学术活动制度,促进科技信息交流。每周对实验室有关科技学术交流规划总结,每月邀请相关专家作学术报告,定期举行实验室学术报告会,研讨科研工作进展及出现的问题,介绍实验室新方法、技术及相关领域的进展等。积极与国内外机构合作与交流,主持实验室相关学术会议,邀请国内外学者来实验室开展学术交流,同时派出人员赴国内其它单位进行交流和研究。

 

返回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回到顶部